首页> 教学科研> 正文
【科研新秀】童玲:一天不看文献 感觉自己要落伍

发布时间:2020-11-08  阅读次数:
 

                                      

9月10日下午,在武昌理工学院第36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一位年轻的教师从1000余名教师中脱颖而出,被授予2020度“科研新秀”荣誉称号。

武昌理工学院护理学院助产学系主任童玲,近几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2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主要从事高校教学和研究,流行病和职业病的防治等工作。

近日,童玲主持的项目“基于‘产科虚拟仿真技术’的助产学专业师资培训”和“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害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同时,联合华润武钢总医院联合申报“基于大数据的卵巢早衰预测模型与方法研究”项目。

每天坚持看文献

“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日常教学工作,课余时间就是阅读思考。”这是童玲老师的真实写照。她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睡前看三个小时的文献。

由于在办公室很难看进书,童玲老师一般会选择在实验室看,因为实验室相对安静。每天清晨7点多到护理学院,晚上10点多离开,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在同事们眼中,童玲是一个“学术能力强、沟通能力强、规划能力强、执行能力强”尤其爱看书的科研人。她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规划也很明确,她的日历表上,没有节假日。

爱读书是童玲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她广泛涉猎专业著作和著名专家的论著,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启发,同时坚持把自己研究的理论用于实践探索。大胆推测创新研究思路、多作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数据、勤记笔记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多“复盘”不断改进研究方法是她长年坚持的工作习惯。

童玲说:“坚持不懈,厚积薄发是促进科研出成果的必然之路。只有建立自己的资料储备库,不断积累,才能为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保障,进而推出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说起科研工作,童玲深感最大的难度就是要“随时跟上时代潮流”,“如果一个月不看文献,就会落伍。因为全世界那么多科研工作者,你在研究的课题,别人很可能也在研究。假如有人比你提前一步发表了成果,那你的工作就白费了,不得不换个方向。”

一年编写5本教材

《急危重症护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健康评估》、《妇产科护理学实训指导及习题案》、《护理技能操作与临床思维》,这位高校教师童玲一年编写了5本教材。近日,她仍在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教材编写工作。

这些编写教材的灵感来自于自己日常工作的积累。在编写教材期间,她查阅文献并反复研读。2019年,她有幸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进修,提出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害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这一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

由于上课需要,她秉承“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贴近职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的基本原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的编写了《妇产科护理学实训指导及习题案》。

从初次踏入科研之门,到成长为人才后备力量,付出了许多艰辛与努力。为了提高教师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能力,她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参与“产科虚拟仿真技术”软件、实训项目的操作培训。通过培训,教师熟悉和掌握虚拟仿真项目开发的流程,激发教师自主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的兴趣。

“童玲主持的‘基于产科虚拟仿真技术的助产学专业师资培训’这一项目围绕当前产科虚拟仿真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和课程建设水平,也为高校实验实训项目改革提供源动力。她多年来的课题研究为教材编写积累不少宝贵经验。”护理学院实践教学副院长陈红梅这样评价。

在科研中寻找自我

童玲在科研上是个忘我的人,她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经常会错过饭点,通常会熬得筋疲力尽。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和铜浇铁铸的意志,这些年来,童玲的成果之树已硕果累累。

至今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登上了SCI,即《科学引文索引》,这是全球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还有EI,即工程索引,这是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

作为一名科研兼双师型教师,童玲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科研实验和论文写作上。除了在实验室里开展实验分析,她经常深入户外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在风餐露宿的艰辛中品尝着科研的喜悦。“除了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并没有捷径可走”,童玲说。

“科研是一条艰难的道路”,童玲这样形容自己的科研旅程,“蛮难的,但是我不会停下来”。

正是源于她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与热爱,让她在科研创新这条艰辛、孤寂的路上砥砺前行。她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站位,拓宽学术视野,一次又一次在挑战中磨砺自己。在日复一日的科研积累中,童玲对前沿问题越来越敏感,也开始研究和攻克重大科研难题,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面对“科研新秀”这一荣誉,她表示:“很高兴能在院领导指引下,围绕护理学院做了这些工作,我将坚守初心,勇于创新,不断前行,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